古诗词学习指南

  【教学目标】

   1.会写四个新字:罗、于、潘、张。 能正确读写“洛阳”、“玉关”、“南盘”、“千丈”等文字。

   2、情感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300首,默写《登瓜州》《秋思》。

   3、通过读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学会感知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描述诗的意思。

   4、理解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收集并背诵你以前学过的王安石写的古诗词。

   2、了解宋代诗人张继和清代诗人纳兰性德,阅读他们的作品。

   3、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

   1.激发兴趣,引入新课程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 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吧?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念故乡)

   3、那么是什么让作者思念故乡呢?

  (月亮)

  月亮象征着群体成员的意义,所以诗人在思乡诗中常常提到月亮。 但并不是每个人的思乡之情都是由月亮引起的。 熟悉的风景,特殊的节日,都会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 今天,我们再读三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体会一下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乡愁?

   2.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用自己的方式读古诗词。

   2.按名字、正字发音读,特别注意:

  一水jiàn,数shù重山,据我huán

   3、你读了几遍这首诗,有什么感受?

  (学生多读。)

  (老师播放教学课件:古诗三首,朗读课文《泊瓜洲》。)

   4.按姓名回答:

  (我觉得写得很好,我觉得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读完我们就明白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3.欣赏、分析诗歌,了解诗意境界

   1.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一句?

   2、这句话是刚才同学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我们一起读一读。

  春风吹过,江南岸又绿了。 明月何时再照耀我?

  (一起读。)

   3.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吗?

  (按名字回答。)

   4、有的学生说,这首诗描写了江南的美丽景色。 然后和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并讨论一下: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风景? 说出想到的内容。

   5、同桌互读、练习。

   6.指数名称理论。

  七、总结:

  你的回答太棒了! 原来短短的一行诗就能在人们的脑海中塑造出那么多不同的形象,文字的魅力真是难以想象。

   8.然后用阅读来表达你的感受。 在小组中练习朗读,并按名字朗读。

   9.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到了一幅色彩斑斓、美丽的风景。 但为什么诗中只有一种绿色呢? 它将帮助您仔细观察书中的插图。

   10.按姓名回答:

  (河岸两岸大面积出现草原、树木、青山)

   11. 是的,作者环顾四周,看到了──

   12、此时,诗人正值早春时节。 站在──(指着“船”字)(学生回答:在小船上)环顾四周,所有的目光都是──

  (学生回答:绿色)

  让作者感受如此清晰──

  (学生回答:春天来了,来吧)

   13、别小看这个绿字,它只是告诉你春天来了? 还能给你什么感觉呢?

   14.按姓名回答:

  (我感觉春天就是绿色,各有各的美;这绿色有层次感的美,远近不同;绿色也表达了春天景色的变化)

   15.学生的理解多么准确啊! 再次读出你感受到的绿色。

  (男女生分开阅读。)

   16.小绿字有大文章! 请课后阅读资料袋,介绍王安石考虑使用绿色字的故事。

   17.听完《绿信》的故事,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按名字回答。

  (老师播放教学课件:古诗三首:古诗词赋泛舟瓜州解读。)

   18.总结:

  是啊:这么优秀的诗人,一个词能改十多次,我们平时的练习中难道就不能做到吗?

  我想,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

   19、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这首诗才让人更加欣赏。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您的钦佩之情吧。

   4、批判诗歌,升华情感

   1. 过渡:

  如此美丽的绿色,如此迷人的景色,谁不想多看两眼呢? 谁不想留恋它呢? 诗人是否也像我们一样陶醉在风景中而忘却自己呢? 按名字回答。

   2、诗人要回到哪里? 诗中的故乡是什么?

  将船从主体引导至瓜州中山泊位,仅隔几座山等。

   3.你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它的大概位置吗? 先读古诗。

   4. 学生上台并表明:

  (老师播放作者王安石的介绍)

   5、从哪里看出诗人渴望回到家乡?

   6. 按姓名回答:

  向导离水只有几座山,你什么时候才能找到我来理解这些单词和句子。 7、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和对回家的渴望。

   5、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今夜露真白,故乡月圆。 啊! 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挂啊!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诗人的情感吧。

   2、带着情感去阅读。

   3、学完之后,我们想一想,为什么人们这么喜欢这首诗?

   4.背诵课文。 下节课我们会检查大家的背诵情况。

  第二课

   1.背诵课文并介绍新课

  最后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王安石的《弹跳瓜州》。 相信同学们都已经理解并背诵了。 现在我们要求学生背诵它。 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 那么,宋代诗人张继和清代纳兰性德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感情的呢?

   2.第一遍阅读课文,把握整体

   1.读《秋思》和《长相思》。 需要准确、彻底地阅读它们。 看不懂的单词可以看注释或者用字典查。

   2.用正确的发音读出学生的人数。

  (注意万仲玉的读法要准确。)

  (老师播放教学课件)

   1、看这首诗,你能发现什么?

  (按名字回答。)

   2.这两种相同的思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和你的伙伴一起读三遍,然后思考。

   3、读了这么多遍,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选择任何一个来谈论。

  (按名字回答。)

   3.再读一遍课文,体会其中的情感

   1、哪一句蕴藏着诗人深深的、难以解脱的思乡之情?

  (默读,画画。)

   2. 说出姓名回答。

   3、看到洛阳城的秋风,我想写一本充满思想的书。 从这首诗中你明白了什么?

   4、同桌学生互相称呼名字。

   5、引导朗读,抒发诗人忧郁、烦恼的心情。

   6.在这首诗中,诗人用什么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按名字回答。)

   7.你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下面这首诗的意思吗?

  (小组内的交流。)

   8. 恐怕无法匆忙解释清楚,旅客临行前会再次打开。

   9、这种一次次写、拆、写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亲人的牵挂。

   10、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情感,感同身受。

  (一起读。)

   11、王安石见明月惆怅,张继见秋风叹息。 那么,清代纳兰性德是如何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隐藏在诗中的呢? 你能感觉到吗?

   12、小组内讨论、交流并发表意见。

   13、全班交流,老师引导注意理解,初见风初见雪断故乡心,梦想无法成真,没有这样的声音在家乡。

   4、课堂背诵,加深理解

   1. 学生选择一首配乐来背诵。

   2、念诵时,眼前出现什么样的画面?

  (按名字回答。)

   3、总结:

  不同的人读这首诗,想象的画面也会不同。 我们不可能走进诗人的生活,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的真实风景。 然而,我想任何人都能感受到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因为诗中的每一个字都包含着对故乡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念。 让我们共同吟诵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

   5. 学习新字并布置作业

   1.找出本课的四个生词并阅读相关句子。

   2. 告诉我你记住它们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3.写作指导:所有单词都有左右结构。 注意左写窄,右写宽。

   4.学生练习写作。

  【《古诗三首》学习指南】相关文章:

  《背影》教程案例09-11

  《沁园春雪》辅导项目02-23

  关于《离骚》教程案例02-23

  人民教育版思乡辅导工程03-30

  怀旧教程免费03-22

  文天祥辅导案例02-16

  《关沧海》教程案例03-16

  《观潮》优秀教程案例05-19

  小学《观潮》教案05-09

  《采薇》教程项目05-04